当前位置 >>

科研进展

聚集诱导发光变色材料研究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13-12-04   字体大小T|T

      聚集诱导发光变色现象近来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对其荧光变色的机理还有待深入探索。为深入探讨分子结构与荧光变色性能间的构效关系,近期,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刘伟生教授课题组通过引入模块分析的设计思路,合成了一个具有聚集诱导发光变色的有机分子基材料——BAPN(分子结构见图),研究了其发光变色机理。
 
      BAPN分子可形成三种不同荧光性质的晶态材料,Crystal I 发出蓝光,Crystal III 发出绿光,Crystal II 几乎不发光,但它们被研磨之后的固体都具有黄绿色荧光。通过晶体结构分析发现,不同荧光性质的BAPN晶体中分子堆积方式明显不同,其二聚体的构建方式和构象对材料发光性能起到决定作用。
 
      BAPN由模块I和模块II组成。由于两个模块存在相对转动,其共轭结构受到显著影响,因而荧光性能不同,分别发出蓝光(Module I)和绿光(Module II),而这两部分会依据BAPN分子所处的状态选择性发光。通过应力作用,分子模块间堆积改变,导致发光由蓝色变为黄绿色,从而解释了该有机分子发光变色的机理,该工作已发表在Adv. Mater.(Volume 42, Issue 25, pages 6112–6116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 201301648/abstract)上,对有机晶态材料发光变色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实验室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南路222号 邮编:730000

联系电话:0931-8912871 Email:klnmc@lz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