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申有青教授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2013-06-18 字体大小T|T
应甘肃省有色金属化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化工催化工程实验室和化学化工学院邀请,浙江大学申有青教授将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并作学术报告,欢迎全校师生参加。
报告题目一:纳米药物的设计与应用
报告时间:2013年6月19日(星期三)晚上18:30
报告地点:榆中校区天山堂B404
报告题目二:临床转化纳米药物的设计与应用
报告时间:2013年6月20日(星期四)上午09:30
报告地点:第二化学楼101报告厅
申有青教授简介:
1991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1995年在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沈之荃院士的指导下获理学博士学位,论文获1999年首届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2001年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Shiping Zhu教授的指导下获工程学PhD学位。2001年至2002年在加拿大Akzo Nobel公司担任研究与开发化学师。从2002年11月起在美国Wyoming大学化学工程和石油工程系、分子和细胞生命科学学科担任助理教授,2006年获得Wyoming大学Sam D. Hakes优秀研究生教学和研究奖,并在2007年6月破格提前晋升为副教授并被授予终身职位(tenure)。于2008年3月被特聘为全职浙江大学求是学者教授和浙江大学生物纳米工程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2008年10月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9年入选“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百人计划)。2013.05: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已通过立项)。现兼任美国University of Wyoming兼职教授、国际期刊Current Nanoscience 副主编。
研究工作是以高分子设计和活性聚合进行纳米载体材料、二氧化碳分离材料等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在纳米载体材料方面,提出了利用纳米载体靶向输送药物至癌细胞器来克服癌细胞抗药性的方法,研制了通过快速输送药物来克服抗药性的纳米颗粒,首创了向细胞核输送药物来更高效克服抗药性的细胞核靶向纳米载体,设计了用于癌症基因治疗的模拟病毒体的纳米基因胶囊等系列载体材料,发表在Biomacromolecules上的论文被Chemical Abstract Service评选为2006年第2季度四篇最吸引人的工作之一,发表在Angew Chem的论文被列为2007年6月Top References for Molecular Imaging。在二氧化碳分离材料方面,发现了可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新型聚离子液体,成果在ACS的C&E News的Cover Story中被评述,另一合作工作被Science 作为亮点工作作了报道。在材料合成方面,针对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这一高分子材料合成新方法,发明了活性比普通催化剂高1000倍的催化剂,解决了ATRP存在的产物中催化剂残留过高的难题,被C&E News列为促进ATRP工业化的重大进展之一。在美国工作期间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5项)、国防部(2项)、癌症协会和州政府等四百多万美元的研究资助;08年回国后即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已发表SCI论文120 多篇,包括 Prog in Polym Sci (2篇, IF 24.10)、Adv Mater (1篇,IF 13.877)、Angew Chem Int Ed (2篇,IF 13.455)、Adv Funct Mater(1篇,IF 10.179)、JACS (3篇,IF 9.909)、Biomaterials (3篇,IF 7.404)、J Control Release (8篇,IF 6.499)、Macromolecules (19篇,IF4.84)等,被SCI他引1200多次,并以第一、二发明人获世界和美国专利10项。其研究详情可从相关网站获取:http://che.zju.edu.cn/others/bionano/shen's%20resum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