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通知公告

关于举办“百年兰大·名家讲坛”第125场报告会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3-07-31   字体大小T|T

    应学校邀请,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薛群基院士、中山大学陈小明院士将做客“百年兰大?名家讲坛”,并作第125场学术报告。

  报 告 人:薛群基
  报告题目:强—韧化薄膜材料的构筑
  报告时间:2013年8月5日(星期一)上午9:00  
  报告地点:逸夫科学馆报告厅

  报 告 人:陈小明
  报告时间:2013年8月5日(星期一)上午10: 30
  报告题目:微孔配位聚合物研究进展
  报告地点:逸夫科学馆报告厅

  欢迎全校师生积极参加。

报告人简介:

  1.薛群基院士196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1967年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物理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1980年至1982年美国密执安大学访问学者,从事润滑失效研究工作。现任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科协副主席、空间科学学会理事、材料研究学会和机械工程学会荣誉理事。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薛群基院士是我国材料化学和特种润滑材料领域主要的学术带头人之一,多年从事特种润滑材料及材料化学研究,主持、参加和领导完成了航天和航空等高技术工业所需的多种特种润滑材料的研制任务;领导并参加研制了在多种特殊环境中应用的新型润滑和防护材料;研制成功了数十种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的新型润滑材料;所研制的材料与技术为国家重点工程的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外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国内刊物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专著3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多项。曾应邀在国际会议上做十余次大会报告,1994年受邀Gordon会议做“陶瓷摩擦化学”的大会报告;2009年在第四届世界摩擦学大会上做大会主旨报告,集中展示了我国近年来在这一领域的成就。“WEAR”杂志评价他和合作者有关聚合物摩擦磨损的研究工作“推动了聚合物摩擦化学研究的进展”;他在含氮化合物和稀土化合物的润滑化学机理、C60及LB膜、纳米材料颗粒作为润滑添加剂、多元碳基固体润滑薄膜的摩擦学性能等方面的工作引领了国内的研究活动,也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重视和引用,为我国在特种润滑材料领域科研工作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级二等奖、省部级一、二和三等奖共20多项,2002年获得何梁何利技术科学奖,2009年获(中国)摩擦学最高成就奖。

  2.陈小明院士1983年于中山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86年于中山大学化学系获硕士学位。1992年于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导师麦松威教授)后回到中山大学工作。1993年晋升为副教授。1994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6年被遴选为无机化学的博士生导师。1999年被教育部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9年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小明院士主要从事功能金属配合物和聚合金属配合物超分子体系的分子设计、合成和结构与性能研究。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和国家973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等20余项科学基金课题。在包括 J. Am. Chem. Soc., Inorg. Chem., Organometallics, Cryst. Growth Des.,Angew. Chem., Adv. Mater., Chem. Eur. J., Eur. J. Inorg. Chem., Chem. Commun., Dalton Trans., J. Mater. Chem., New J. Chem.和CrystEngComm 等国内外刊物发表200多篇论文,应邀在 Acc. Chem. Res., Coord. Chem. Rev. 等刊物发表综述5篇,为 John Wiley 出版的专著 Frontiers in Crystal Engineering 撰写一章。部分论文已被同行在国际性学术杂志上引证1160多次。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97年获第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首届“广东省优秀青年科学家奖”,1998年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97年度第一、二层次人选,1999年获得求是科学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2000年获得中国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三完成人),2002年获得中国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研究生院
化学化工学院 
甘肃省有色金属化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2013年7月30日

实验室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南路222号 邮编:730000

联系电话:0931-8912871 Email:klnmc@lz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