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陈嘉嘉副教授来兰州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发布时间:2019-10-08 字体大小T|T
2019年9月27日上午,正值兰州大学一百一十周年校庆之际,应化学化工学院、甘肃省有色金属化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邀请,厦门大学化学系陈嘉嘉副教授在第二化学楼101报告厅作了题为“团簇材料的“构效关系”研究及其在能源电化学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丁勇教授主持。

不同于传统的过渡金属氧化物电化学活性材料,多酸金属氧酸盐(简称多酸,polyoxometalate, POM)是一类由钒钼钨等过渡金属与氧原子通过共价连接形成的金属氧簇分子材料,具有可逆多电子电化学反应、结构稳定、多相催化等特性。报告伊始,陈教授向在场的师生介绍了多酸团簇材料作为能源电化学活性材料的结构优势和构筑机制,分析了通过团簇结构的精准调控,针对现有电化学储能材料的电荷储存数目有限和离子扩散受限等问题,从储能机制上进行创新,从而实现高比功率、高比容量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同时通过对团簇材料的Lewis酸碱位点进行结构设计,实现了锂硫电池硫正极功能电催化剂的选择性调控和制备,改善了锂硫电池中多硫化物的热力学稳定性,提升了电池的容量和循环性能,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多酸团簇材料的设计与性能的关系。报告最后,陈教授介绍了多酸团簇材料作为液相电化学活性电对应用于“时空分离”技术电解水制氢、储氢、高能量密度液流电池等体系,重点介绍多酸材料在水相中实现多电子还原过程中带来的一些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并利用原位电化学电子顺磁共振等技术分析了其具有的新奇的电子/质子耦合行为。
报告结束后,陈教授热情细致地回答了在场师生的提问。陈教授的报告给多酸团簇类材料在能源电化学等领域的应用描绘了广阔的前景,对我院师生在接下来的科研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次报告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