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通知公告

学术报告——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邓敏聪副教授

发布时间:2025-06-23   字体大小T|T

       应化学化工学院、稀土功能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有色金属化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邀请,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邓敏聪副教授来我校进行交流并做学术报告,欢迎感兴趣的师生参加。

       报  人:邓敏聪  教授

       报告题目:四齿配位型Pt(II)与金(III)配合物及其于有机发光二极管领域的应用

       报告时间:2025年6月19日(星期)16:00

       报告地点:第二化学楼101学术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邓敏聪,现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材料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年博士毕业于香港大学化学系,师从任咏华院士,长期致力于过渡金属配合物磷光材料、氘代热活化延迟磷光材料(氘代TADF)、和金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GOLD-TADF)的设计开发(包括结构设计、光物理性质和电化学性质研究)以及OLED器件的制备工作,并取得了创新性、系统性的研究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其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已发表80多篇高质量论文,其中包括Nature Photonics, Nature Communications ,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Chem. Rev., SCI引用超过2800次,H-Index-30;拥有专利20多项。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和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稳定支持面上项目(2项)等。

摘要:

       围绕四齿配位铂(II)与金(III)金属配合物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领域的应用展开深度探讨。鉴于全彩显示与白光发射对于OLEDs技术发展的重要性,报告聚焦于具备蓝光、绿光及红光发射能力的四齿配位铂(II)和金(III)金属配合物,系统回顾并深入剖析了其在实现上述显示效果中的关键作用。报告从分子设计层面切入,详细解析了这些金属配合物的分子结构特征,揭示了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深入阐释了其发光激发态的本质,涵盖配体中心(LC)激发态、配体内电荷转移(ILCT)激发态、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转移(MLCT)激发态,以及更为复杂的激基复合物和低聚物金属-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转移(MMLCT)激发态。报告还着重探讨了分子间相互作用对光物理特性的影响机制,包括发射能量、量子产率及衰减时间等关键参数,揭示了分子间相互作用在调控发光性能方面的重要作用。

 

实验室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南路222号 邮编:730000

联系电话:0931-8912871 Email:klnmc@lz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