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通知公告

学术报告——华南理工大学前沿软物质学院文韬教授

发布时间:2025-06-23   字体大小T|T

       应化学化工学院、稀土功能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有色金属化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邀请,华南理工大学前沿软物质学院文韬教授来我院进行交流并做学术报告,欢迎感兴趣的师生参加。

       报告人:文韬 教授

       报告题目:“两亲性”高分子的相分离及其在交叉学科中的应用

       报告时间:2025年06月24日(周二)15:00

       报告地点:第二化学楼101学术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文韬,2008年于兰州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13年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曾先后在德国弗莱堡大学物理系、台湾清华大学化工系任职博士后研究员。2018年3月至今,任华南理工大学前沿软物质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助理 (2022至今)。主要从事功能性软物质材料方面的教学及研究工作,主持国、省、市、校、企科研项目十余项,在软物质领域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5项、其中7项已获授权,曾获第十六届冯新德高分子奖最佳文章提名奖;<<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高分子学报》、《高分子通报》三刊联合青年编委 (2024至今), <<Polymer>>编委会成员 (Executive Board) (2025至今);主持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在内的等多项教研教改项目,主讲本科生《结构化学》全英课程,获得2023-2024学年度华南理工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曾任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研究生班主任;华南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2022)。

报告简介:

       高分子天然地具有多层级的结构。以空间尺度作为依据,可以将高分子的结构分为“分子结构”、“链结构”、“相结构”、“宏观结构”等四个层级。其中,相结构作为连接分子链微环境与宏观功能的关键枢纽,其形成与演变直接影响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两亲性”高分子含有两种或多种不同的结构基元,可以通过内在的不相容性自发形成丰富的相结构,为功能材料的设计提供了独特的“自下而上”构建策略。我们聚焦“两亲性”高分子在交叉学科领域的应用,探索利用其实现物质结构的调控与功能材料的开发。汇报内容包括三个部分:1) 杂化内含结晶的可控生长;2) 基于“非均相”基质的有机室温磷光材料;3) “两亲性”缩聚物的相分离及其在印刷储能器件中的应用。

实验室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南路222号 邮编:730000

联系电话:0931-8912871 Email:klnmc@lz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