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闻动态7月19日下午,复旦大学化学系冯玮教授来兰州大学交流,并在第二化学楼101报告厅做了题为“稀土发光纳米材料用于生物活体检测成像”的学术报告。本场报告由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生物与化学科技学系黄勃龙教授主持。
报告开始,冯玮教授向我们介绍了稀土发光材料由于其源于4f电子跃迁的独特发光性能。因此,冯玮教授选择在近红外光区工作的稀土发光纳米材料作为探针,通过对其能量转移过程的调控实现对温度、pH、小分子浓度等外界环境的响应。冯玮教授课题组基于这些探针提出了在活体水平上进行生物信息采集的检测成像方法,并借助时间分辨成像等技术对检测准确度进行了优化。利用这些工具,我们可以获取疾病发生、发展以及治疗过程中的关键物理或化学参数,为相关生物医学研究提供更为直接的信息。例如,冯玮教授课题组利用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进行微区温度测量,证实了在光热治疗过程中探针微区温度远高于环境平均温度,大幅降低了实际治疗所需要的激发光功率;利用pH测量探针连续在体检测胃、肠等系统的pH值,为调节胃酸药物的实时疗效追踪提供了新的方案;利用氧气敏感发光探针,实现了肿瘤乏氧区域的活体检测成像。冯玮教授课题组所提供的这些纳米尺度的检测工具将为生物医学相关研究的发展提供全新的信息来源。
冯玮教授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前沿研究信息量巨大,报告内容充实精彩,引起了与会老师和同学的浓厚兴趣。报告会结束后,部分课题组老师和同学与冯玮教授进行了更深入的座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