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闻动态7月19日下午,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刘志伟教授做了题为“基于d-f跃迁的稀土铈(III)配合物电致发光研究”的学术报告。本场报告由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生物与化学科技学系黄勃龙教授主持。
报告开始,刘志伟教授向我们介绍说,相比常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OLEDs)的荧光材料、磷光材料和热致延迟荧光材料,中心离子发光的稀土配合物是一类特殊的发光材料。根据具体发光机理,稀土配合物主要分为f-f跃迁发光和d-f跃迁发光配合物。一直以来,f-f跃迁发光稀土配合物因为具有光色纯度高、理论激子利用率(Exciton Utilization Efficiency, EUE)高达100%等优点而被广泛研究。因此,鉴于综合性能没有实质性的突破的根本原因之一,即宇称禁阻的f-f跃迁激发态寿命太长(接近毫秒),刘志伟教授提出将宇称允许的d-f跃迁发光铈(III)配合物应用于OLEDs的新策略。刘志伟副教授课题组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铈(III)配合物的激发态寿命短至纳秒,且其激发态电子在发生d-f跃迁时不受自旋选律的限制,器件的最大EUE同样高达100%。结合发光颜色可调、铈在地壳中含量比铜高等优点,铈(III)配合物将会是一类非常有潜力的新型稀土配合物电致发光材料。